专利摘要:
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铃按钮易损换且密封性能差的问题;包括一个第一壳体,第一壳体内放置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圆柱形转动柱,转动柱在第一壳体内能围绕自身轴线转动,转动柱中部的外缘面上固定有一个凸块,转动柱能带着凸块同时在第一壳体内转动,第一壳体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二壳体,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腔体连通,第二壳体内放置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压板,压板与转动柱始终贴合,凸块转动时能挤压压板使压板在第二壳体内滑动,凸块继续转动至不与压板接触时,压板能复位;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,结构巧妙,实用性强,能实现门铃按钮在受到爆炸冲击时不会轻易损坏,同时能避免毒气通过缝隙进入室内。
公开号:CN214336601U
申请号:CN202120833003.9U
申请日:2021-04-22
公开日:2021-10-01
发明作者:毛振朋;彭志强;刘参军;魏二华;张红溥;郭丽颖;牛艳;侯志强
申请人:Henan Zhengtong Civil Air Defense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;
IPC主号:H01H13-06
专利说明:
[n0001]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门铃按钮领域,尤其是一种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。
[n0002] 在人防工程设施中,一般都会设置密闭的防护门,在战时用于隔绝有毒气体,以及阻挡爆炸产生的冲击,防止对防护门内的人员造成伤害,一般现有的防爆门铃防爆性能差,出现较大的冲击时门铃的按钮容易损坏,不能正常进行呼唤工作,而且密封性能差,容易使有毒气体进入室内。
[n0003] 针对上述情况,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,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铃按钮易损换且密封性能差的问题。
[n0004]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:包括一个第一壳体,第一壳体内放置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圆柱形转动柱,转动柱在第一壳体内能围绕自身轴线转动,转动柱中部的外缘面上固定有一个凸块,转动柱能带着凸块同时在第一壳体内转动;
[n0005] 第一壳体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二壳体,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腔体连通,第二壳体内放置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压板,压板与转动柱始终贴合,凸块转动时能挤压压板使压板在第二壳体内滑动,凸块继续转动至不与压板接触时,压板能复位。
[n0006] 所述的第一壳体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,第一壳体中部设有与凸块形状一致的环形凸起,凸块位于环形凸起部位的第一壳体内,转动柱的上下两端分别经轴承转动固定在第一壳体的上下开口处。
[n0007] 所述的转动柱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环形凹槽,环形凹槽内均套有密封环,密封环的内外两侧分别于转动柱和第一壳体的内缘面贴合。
[n0008] 所述的第二壳体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壳体,压板呈圆盘状,第二壳体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左右水平方向的滑槽,压板的上下两侧设有与滑槽对应的凸起。
[n0009] 所述的第二壳体内部的左侧壁上设有沉槽,沉槽内放置有按钮,且按钮的按压方向沿左右水平设置。
[n0010] 所述的沉槽内放置有压簧,压簧套在按钮外侧,且压簧一端固定在沉槽底部,另一端固定在压板上。
[n0011] 所述的转动柱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凹口,凹口内均设有固定有一个横杆。
[n0012]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,结构巧妙,实用性强,能实现门铃按钮在受到爆炸冲击时不会轻易损坏,且能使人防门内外人员均能使用,同时能避免毒气通过缝隙进入室内。
[n0013]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。
[n0014]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。
[n0015]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。
[n0016]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簧被压缩时的主视剖面图。
[n0017]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柱、凸块和横杆的组合结构图。
[n0018]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。
[n0019] 由图1至图5可知,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第一壳体1,第一壳体1内放置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圆柱形转动柱3,转动柱3在第一壳体1内能围绕自身轴线转动,转动柱3中部的外缘面上固定有一个凸块4,转动柱3能带着凸块4同时在第一壳体1内转动;
[n0020] 第一壳体1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二壳体5,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腔体2连通,第二壳体5内放置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压板13,压板13与转动柱3始终贴合,凸块4转动时能挤压压板13使压板13在第二壳体5内滑动,凸块4继续转动至不与压板13接触时,压板13能复位。
[n0021] 所述的第一壳体1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,第一壳体1中部设有与凸块4形状一致的环形凸起,凸块4位于环形凸起部位的第一壳体1内,凸块4能在环形凸起内随着转动柱3转动,转动柱3的上下两端分别经轴承转动固定在第一壳体1的上下开口处,使转动柱3经轴承在第一壳体1内转动。
[n0022] 所述的转动柱3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环形凹槽9,环形凹槽9内均套有密封环10,密封环10的内外两侧分别于转动柱3和第一壳体1的内缘面贴合,密封环10能密封第一壳体1的上下两端与转动柱3之间的缝隙。
[n0023] 所述的第二壳体5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壳体,压板13呈圆盘状,第二壳体5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左右水平方向的滑槽,压板13的上下两侧设有与滑槽对应的凸起,压板13能通过凸起在滑槽内左右移动且滑槽能限制压板13发生偏转。
[n0024] 所述的第二壳体5内部的左侧壁上设有沉槽11,沉槽11内放置有按钮6,且按钮6的按压方向沿左右水平设置。
[n0025] 所述的沉槽11内放置有压簧12,压簧12套在按钮6外侧,且压簧12一端固定在沉槽11底部,另一端固定在压板13上,压簧12使压板13与转动柱3始终贴合,压板13移动到第二壳体5内左侧时能压缩压簧12,同时挤压按钮6,凸块4转动至不与压板13接触时,压簧12能使位于第二壳体5内左侧的压板13移动到第二壳体5的右侧,且被挤压的按钮6重新伸出复位。
[n0026] 所述的转动柱3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凹口7,凹口7内均设有固定有一个横杆8,转动横杆8能使转动柱3围绕自身轴线转动。
[n0027]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,将圆柱形的按钮6固定在沉槽11内,将该装置浇筑在人防门内,使转动柱3的两个凹口7分别位于对应侧的人防门表面上,使用时通过转动凹口7内的横杆8,使转动柱3在第一壳体1和密封环10内转动,转动柱3带动位于环形凸起部分的第一壳体1内的凸块4转动,当凸块4接触到第二壳体5内的压板13时,继续旋转转动柱3,使凸块4挤压压板13,使压板13在第二壳体5内沿滑槽向左侧移动,同时压板13挤压压簧12,压板13移动到第二壳体5内左侧时,压板13挤压按钮6,按响门铃,继续旋转横杆8,使凸块4逐渐不再挤压压板13并与压板13脱离,压簧12开始伸长,压簧12将压板13重新推到第二壳体5内的右侧,按钮6不再被按压,门铃响声结束。
[n0028] 本装置的优点是:
[n0029] 1.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动柱3的轴线与按钮6的轴线垂直设置,当人防门受到外部的爆炸冲击时,冲击力直接作用在转动柱3上,转动柱3上的冲击力不会分散到按钮6上,则按钮6就不会因为受到冲击力而遭到破坏,冲击过后转动转动柱3,按钮6依旧能使用,以及防止冲击力将按钮6震动脱落,导致按钮6位置偏移,转动转动柱3不能再按响门铃。
[n0030] 2.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凸块4挤压压板13,使压板13的端面与按钮6的端面接触,增大接触面积,使压板13对门铃的按钮6进行按压,能避免凸块4由于与按钮6通过点接触,从而导致凸块4不能稳定接触到按钮6,按响门铃。
[n0031] 3.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柱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一个密封环10,能有效防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毒气通过装置的配合间隙进入室内。
权利要求:
Claims (7)
[0001] 1.一种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包括一个第一壳体(1),第一壳体(1)内放置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圆柱形转动柱(3),转动柱(3)在第一壳体(1)内能围绕自身轴线转动,转动柱(3)中部的外缘面上固定有一个凸块(4),转动柱(3)能带着凸块(4)同时在第一壳体(1)内转动;第一壳体(1)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二壳体(5),第一壳体(1)和第二壳体(5)的腔体(2)连通,第二壳体(5)内放置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压板(13),压板(13)与转动柱(3)始终贴合,凸块(4)转动时能挤压压板(13)使压板(13)在第二壳体(5)内滑动,凸块(4)继续转动至不与压板(13)接触时,压板(13)能复位。
[0002] 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第一壳体(1)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,第一壳体(1)中部设有与凸块(4)形状一致的环形凸起,凸块(4)位于环形凸起部位的第一壳体(1)内,转动柱(3)的上下两端分别经轴承转动固定在第一壳体(1)的上下开口处。
[0003] 3.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转动柱(3)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环形凹槽(9),环形凹槽(9)内均套有密封环(10),密封环(10)的内外两侧分别于转动柱(3)和第一壳体(1)的内缘面贴合。
[0004] 4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第二壳体(5)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壳体,压板(13)呈圆盘状,第二壳体(5)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左右水平方向的滑槽,压板(13)的上下两侧设有与滑槽对应的凸起。
[0005] 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第二壳体(5)内部的左侧壁上设有沉槽(11),沉槽(11)内放置有按钮(6),且按钮(6)的按压方向沿左右水平设置。
[0006] 6.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沉槽(11)内放置有压簧(12),压簧(12)套在按钮(6)外侧,且压簧(12)一端固定在沉槽(11)底部,另一端固定在压板(13)上。
[0007] 7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的转动柱(3)的上下两端面均设有凹口(7),凹口(7)内均设有固定有一个横杆(8)。
类似技术:
公开号 | 公开日 | 专利标题
CN214336601U|2021-10-01|一种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
CN107748605A|2018-03-02|一种集防尘和防震于一体的计算机机箱
CN110138946A|2019-08-16|壳体组件、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的装配方法
CA2350790A1|2002-03-14|Well bore cutting and perfora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
CN210033827U|2020-02-07|一种甲砜霉素肠溶片制备用螺杆压缩机
CN211321070U|2020-08-21|一种电动车用防尘电机
CN111029187A|2020-04-17|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电力开关及其安装方法
JP6730118B2|2020-07-29|防爆カメラ
CN109377698A|2019-02-22|一种防盗报警监控设备
CN201104324Y|2008-08-20|二次电池盖板组件及采用该盖板组件的二次电池
CN212889703U|2021-04-06|一种新型聚氨酯轮
CN211885801U|2020-11-10|一种新型除尘器防爆装置
CN214757364U|2021-11-16|一种便携式无线电遥控装置
CN210579671U|2020-05-19|一种防尘阻燃的电子设备外壳
CN211313974U|2020-08-21|一种防水防偷听型智能门
CN212230334U|2020-12-25|一种内置隔离的陶瓷真空灭弧室装置
CN213510023U|2021-06-22|一种适用于看守所的电钩锁
CN214752221U|2021-11-16|一种易制爆剧毒品仓用安全警报装置
CN213042218U|2021-04-23|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
CN210039939U|2020-02-07|一种多功能电容器
CN213459940U|2021-06-15|一种新型锂电池防护外壳
CN214888001U|2021-11-26|一种蓄能器的缓冲装置
CN210838203U|2020-06-23|一种多芯玻璃绝缘子连接器
CN113270672A|2021-08-17|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
CN214463677U|2021-10-22|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安防门
同族专利:
公开号 | 公开日
引用文献:
公开号 | 申请日 | 公开日 | 申请人 | 专利标题
法律状态: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优先权:
申请号 | 申请日 | 专利标题
CN202120833003.9U|CN214336601U|2021-04-22|2021-04-22|一种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|CN202120833003.9U| CN214336601U|2021-04-22|2021-04-22|一种人防用防爆按钮装置|
[返回顶部]